漢斯.葛拉夫

漢斯.葛拉夫

指揮

漢斯.葛拉夫

新加坡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憑藉對音樂的好奇心與探索精神、創意十足的節目策劃,以及極具感染力的舞臺魅力,奧地利指揮家漢斯.葛拉夫總能帶領樂團邁向新高峰,同時深受各年齡層觀眾喜愛。近期葛拉夫獲得新加坡交響樂團特別授予「Quantedge音樂總監」榮銜,以表彰其貢獻。自 2020/21 樂季上任以來,「在他鼓舞人心的帶領下,樂團邁向一個嶄新而大膽的音樂時代。」(新加坡《海峽時報》)。葛拉夫曾擔任休士頓交響樂團、卡爾加里愛樂樂團、波爾多阿基坦國家管弦樂團、巴斯克國家管弦樂團以及薩爾茨堡莫札特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他經常與北美各大頂尖樂團合作,包括克里夫蘭、底特律、洛杉磯、紐約、費城、舊金山、蒙特婁與多倫多等交響樂團,並與波士頓交響樂團維持長達二十年的深厚合作與友誼。

在歐洲,葛拉夫曾與維也納愛樂、維也納交響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德勒斯登國立管弦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鹿特丹愛樂樂團、奧斯陸愛樂樂團、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樂團、哈雷管弦樂團、倫敦愛樂樂團、倫敦交響樂團、皇家愛樂樂團、聖彼得堡愛樂樂團、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丹麥國家交響樂團、荷蘭廣播交響樂團與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等眾多國際頂尖樂團合作。

自1983年起,葛拉夫即為薩爾茲堡音樂節的常客,並曾受邀參與佛羅倫斯五月音樂節(Maggio Musicale)、艾克斯普羅旺斯音樂節(Aix-en-Provence),以及美國的檀格塢(Tanglewood)、布洛森(Blossom)、亞斯本(Aspen)與維爾(the Bravo! Vail Valley Music Festivals)等知名音樂節。他亦經常與亞洲及澳洲的重要樂團合作演出。

葛拉夫曾多次於維也納國立歌劇院,以及慕尼黑、柏林、巴黎與羅馬等地的重要歌劇院指揮演出。近期製作包括於蘇黎世上演的華格納歌劇《帕西法爾》,以及穆索斯基歌劇《鮑里斯.戈杜諾夫》於史特拉斯堡演出。2014年,他因在著名的維也納民眾歌劇院指揮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火劫》而獲頒「奧地利歌劇院獎」(Österreichischer Musiktheaterpreis),並於2021年重返該院指揮史特勞斯的經典歌劇《玫瑰騎士》。

葛拉夫的演奏曾收錄於EMI、Orfeo、CBC、Erato、Capriccio和JVC唱片公司,包括莫札特和舒伯特的所有交響曲、杜替耶的全套管弦樂作品(由作曲家親自監製)以及世界首演亞歷山大.哲林斯基的《曾幾何時》。葛拉夫與休斯頓交響樂團合作,以半舞台式製作貝爾格的《伍采克》,曾獲葛萊美和古典迴聲獎最佳歌劇錄音獎。

其他專輯作品包括,與塔比亞・齊瑪曼(Tabea Zimmermann)及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合作的辛德密特中提琴與管弦樂全套作品(Myrios);與倫敦愛樂樂團合作的卡爾.奧福《布蘭詩歌》(Carmina Burana);以及與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鋼琴家趙在赫( Jae-Hyuck Cho)合作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協奏曲、小號演奏家梅爾克羅(Paul Merkelo)合作三首俄羅斯小號協奏曲。

擔任新加坡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期間,葛拉夫完成了多項開創性的錄音計畫,包括保羅克萊瑙(Paul von Klenau)的作品,以及約瑟夫科茲洛夫斯基(Józef Kozłowski)的《安魂曲》。與小提琴家蔡珂宜(Chloe Chua)合作莫札特小提琴協奏曲系列(小提琴:蔡珂宜 Chloe Chua)及與小提琴家何子、鋼琴家瓦洛金(Alexei Volodin)錄製斯特拉溫斯基協奏曲。

葛拉夫生於奧地利,師從弗蘭科.費拉拉(Franco Ferrara)、塞爾吉烏.傑利畢達克(Sergiu Celibidache)及阿爾維茲.楊頌斯(Arvid Jansons)。他是薩爾茨堡莫札特大學管弦樂指揮的名譽教授。由於在古典音樂上的卓越貢獻,葛拉夫榮獲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Chevalier de l’Ordre de la Légion d’Honneur),及奧地利金質榮譽勳章(Grand Decoration of Honour in Gold)。

Photo © Singapore Symphony and Bryan van der Beek